本網訊 通訊員 曾麗珍 4月20日,昆明地鐵5號線穿金路站至白云路站區間(下簡稱穿白區間)右線盾構隧洞順利貫通。
由中鐵四院總承包、中鐵十六局軌道公司承建的穿白區間右線隧洞長941.77米,共785環管片,采用土壓平衡盾構機施工。掘進過程中,盾構機平均每天推進10環,最高時達到19環每天,約22.8米。
據該項目盾構副經理翟志峰介紹,“隧洞順利貫通主要攻克三大‘攔路虎’。首先,立體交叉下穿既有線昆明地鐵4號線,盾構始發后僅20余米長的試驗段不利于精確獲取掘進參數、周邊管線錯綜復雜且埋深淺以及下穿范圍存在錨索加大下穿風險、重疊交叉段豎向凈距只有2.3米,使得保障地鐵4號線成型隧洞質量和5號線下洞管片的完整性難上加難,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重難點問題。其次,長距離穿越富水圓礫地層。土壓平衡盾構機最怕的就是這種地層,因為水壓較大,會使螺旋機出現噴涌現象,而且,容易引起土壓力較大波動,致使地表和周邊房屋沉降。最后,盾構機需在埋深10米、且存在4米長泥炭土的夾土層中完成接收,對盾構機各項掘進參數的控制精度提出更高要求。
為順利攻克隧道盾構難點,該項目施工單位采取了六大措施:一是下穿前,采用三軸攪拌與咬合樁相結合的方式處理周邊錨索、加固好周圍土體,確保盾構能夠平安下穿。二是超前設置試驗段,更準確獲取掘進參數,并結合專家意見予以修正。三是掘進過程中,認真遵循“保土壓,控出土,準厚漿,攪拌勻,延時注,二次補”這一十八字方針,嚴禁超挖,嚴格控制出土量,做好同步注漿、二次注漿和后期的鞏固注漿工作,并通過采用速凝型雙液漿和止漿環,減少漿液流失。四是加大監測頻率,及時進行數據反饋分析,以迅速果斷采取措施,確保施工安全。五是做好盾構物資、設備的保障工作,做到施工現場機料充足,隨時服務好一線作業面。六是建立碰頭會和信息聯動制度,盡快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并進行精確分析,以提高解決問題的速度。同時,及時將會議決策、解決辦法、需調整的參數、需落實的細項傳到微信群里,并通過微信群有效跟蹤,以更快更好落實相關事項。
“正因為上述系列措施的落實到位,穿白區間右線隧洞順利貫通,為區間左線盾構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借鑒和參考,”翟志峰說,“我們也相信,左線會比右線做的更好?!?/p>
新聞鏈接:
截至到2020年3月,昆明軌道交通5號線已有16座車站完成主體結構封頂,6座車站正在進行主體結構和圍護結構施工,16個區間單線貫通,11個區間正在盾構掘進。